鸡的药用作用是什么意思?
鸡除了是人类常见的佳肴外,亦可入药。中国人自古以来就有利用鸡来入药治病的习惯,特别是农村,对鸡的药用,几乎到了家喻户晓,使用非常普遍。我国医学经典著作《本经》中就有记载“鸡味甘,温、无毒。主治内伤大劳,虚羸少气,补五劳七伤,头毛不生,面黑壮筋骨”。《本草纲目》中对鸡入药亦有记载“入药,雄者多用,雌者亦同”。
鸡的不同部位,功效是不同的。
鸡血味甘、咸,平;鸡血有良好的滋阴补血、清热定惊、凉血止血功能。可用于治疗贫血、慢性胃炎、胃和十二指肠溃疡、肾炎、功能性子宫出血、产后缺乳及神经衰弱等。
鸡胆味苦,寒,有泻热止痉、清心镇惊功能,可用于小儿高热惊风、癫痫、目赤肿痛、黄疸型传染性肝炎、虫蛇咬伤以及带状孢疹治疗。但患有阴疽、痈肿、脾胃虚寒、泄泻者忌用。
鸡胆汁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绿脓杆菌、伤寒杆菌和真菌有明显抑制作用;鸡胆汁滴眼还可治疗沙眼。
鸡粪能清热消炎。用于治疗慢性胃炎、慢性结肠炎、口腔溃疡、神经衰弱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