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生的蛇有什么作用?
在自然界食物链的影响下,毒蛇的毒性一直在增长。以响尾蛇为例,从1959年到1979年的20年间,其毒液的毒性增长了143.8%,这和老鼠等蛇类饵食的不断进化有直接关系。随着人类医学科技的发展,蛇毒被用来研制救命的神药和疫苗。世界上最著名的蛇毒制剂是抗蝮蛇毒血清和抗眼镜蛇毒血清。抗蝮蛇毒血清不仅可以治疗蝮蛇毒,对其它各种蝰属毒蛇以及竹叶青属毒蛇、烙铁头毒蛇和金环蛇等的毒液均有中和作用;抗眼镜蛇毒血清不仅可以中和所有烙北水蛇的毒液,而且对台湾地区的龟壳海蛇以及几种神经毒也有中和作用。现在世界上几乎每个国家都有专门的单位和部门研制和生产抗蛇毒血清。
除了被制成抗毒血清外,毒蛇毒液的生物利用价值还体现在:从眼镜蛇神经毒中分离出了乙酰胆碱酶抑制剂;从蝮蛇毒中分离出了能影响人体血小板聚集和血管通透性、持血压及调节纤溶系统功能的药物成分;从翠青蛇毒中分离出了能抑制血小板聚集的青蛇酶;从竹叶青蛇、蝰蛇和尖吻蝮蛇等的毒液中也分离出了能影响人体血小板功能的多种酶类;从蝮蛇毒中还分离出了具有止血功效的止血酶。蛇毒还可以用于制备箭毒以及研究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凝血系统、纤溶系统、肿瘤细胞、原虫和病毒等。
在某些方面,毒蛇毒液的作用与生物碱类似,但作用强度远超过生物碱。因此,从蛇毒中提取生物碱是其生物利用价值的另一重要方面。从分布于美洲大陆的响尾蛇、环口美洲蛇和烙铁头蛇中可获得的生物碱是酰基苯甲酰氨类神经毒,主要包括毒蝇碱、美洲箭毒碱、巴豆酰胆碱、神经毒甲和神经毒乙等;从分布于非洲和亚洲的环蛇、金环蛇和腹蛇中可获得含氮和不含氮的多种神经毒;从颈槽蛇、眼镜蛇和乌苏里锦蛇。从南美泽龟蛇中还可获得蛙蟾乌头菌碱等。
除了蛇毒外,蛇胆和蛇肉也有一定的药用价值。蛇胆中含有的胆酸有解热镇咳作用,蛇胆经过加工炮制后就是“胆南星”,常用来治疗中风、痰晕、咳嗽、喉痹等病。蛇胆还可以清心化痰。润肺、清肝明目、去腐生肌,配以其他食材或药材炖服,对治疗急慢性气管炎、百日咳、支气管炎等有显著疗效;蛇胆可以治疗慢性肝炎,降低转氨酶指数;蛇胆还可以用于眼部疾病和声音嘶哑等症状的治疗。
蛇胆味甜、性凉,有小毒,归肺、肝、脾、心经。蛇胆可以清热解毒、化痰定惊、和胃止呕。可用于痰热惊风、感冒高热、咳嗽、喉风、头痛、蛇虫咬伤、鼻衄、呕吐等症的治疗;内服可以清热解毒,用于小儿咳嗽痰盛、消化不良、神经衰弱、食少体倦、湿疹、湿疮的治疗;外用可以去脓生肌、收湿止血。用于溃疡不敛、出血过多的治疗;蛇胆还可以用于治疗结膜炎、沙眼、目赤肿痛等眼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