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黄芪的功效是什么?
中医上黄芪性平味甘,生用固表止汗,托毒排脓、利水消肿;炙用益气补中。
1、增强免疫功能
黄芪能使被放射线损伤的小鼠和病变小鼠的胸腺、脾及其它淋巴组织的重量增加,使正常人淋巴细胞的免疫球蛋白分泌功能及杀伤肿瘤细胞的能力显著上升。在用黄芪注射液治疗慢性肝炎的临床观察中发现,患者NK细胞和K细胞的活性明显升高,提示黄芪可能是通过增强NK细胞和LAK细胞的活性来杀伤肿瘤细胞。
2、调节血糖作用黄芪
有双向调节血糖的作用。一方面通过刺激胰岛β-细胞,增加胰岛素的合成与分泌,以及增加机体组织细胞对胰岛素的敏感性,促进对葡萄糖的摄取和利用,并促进葡萄糖的无氧酵解和有氧代谢,使血糖下降。
另一方面又能抑制胰岛素降血糖,对各种原因造成的低血糖均有双向调节作用。此外对肾上腺素、地塞米松所致的高血糖均有预防作用。上述作用为黄芪在临床上用于治疗高、低血糖症提供了实验依据。
3、调节血脂作用黄芪
对正常或有高脂血症的实验动物和临床病人均有调节血脂作用,降低血胆固醇、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升高高密度脂蛋白,并有利于脂质在肝内的代谢与运转。
4、降压作用黄芪
具有对抗肾上腺素的升压作用,并能对抗垂体后叶素升高血压的作用,对高血压病有较好的防治作用。
5、利尿作用黄芪
利尿作用持久而缓慢。能对抗氢氯噻嗪所致的血中尿素氮的增加和血浆钾的减少。故与利尿剂合用能减少其副作用,长期使用也不会产生水、电解质的紊乱,适宜于治疗各种原因所致的水、钠潴留和慢性心力衰竭。此外对肾上腺素及去甲肾上腺素所致的尿量减少也有对抗作用。
6、强心作用黄芪有正性肌力、负性频率的强心作用。与洋地黄协同增效,能减轻或消除其副作用,降低谷丙转氨酶,改善心肌营养与代谢,降低心肌耗氧量,提高其对缺氧的耐受性。故在治疗心功能不全时,不仅可与洋地黄类药物合用,也可用于醛固酮增多的心功能不全患者,且无洋地黄中毒反应,无须监测血中药物浓度。
7、改善心、脑、肾及周围血液循环黄芪
在改善心脏缺血缺氧损伤方面,能对抗垂体后叶素及乌头碱所致的心肌缺血,减少心血瘀阻动物模型中脑、心、肝、肾的瘀血,增加脑、心的血流量并能扩张外周血管,增加四肢及肾脏血流,降低全身血管阻力与血压,使血压下降。上述效应是通过降低外周循环阻力,充分供血,改善微循环和营养心肌的共同作用产生的。
8、抗炎、抗病毒作用黄芪
在一定程度上能抑制或对抗氢化可的松所致的多种免疫功能抑制,减轻该类激素对淋巴细胞和网状内皮系统的损害,同时对肾上腺皮质功能也有一定的保护作用。此外还有对抗脂多糖、组织胺及慢反应物质,抑制炎症和哮喘发作的作用。临床上在抗炎治疗中既能与皮质激素类药物合用,又可递减激素用量,防止骤减或停用激素后出现的反跳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