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都能做什么好吃的?

原芝珠原芝珠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2016年做的最正确的决定之一就是养了一只猫,取名肉肉(现在想想可能取个名字叫肥肥更合适)。因为一直对肉情有独钟,所以给猫猫起这个名字。 平时自己爱吃肉,做肉,知道很多关于肉的有趣故事,也听过很多有关肉的不解之谜和民间传说,把跟肉有关的这些事儿搬出来,编成有趣的故事讲给大家听。

我是吃货,你是吃货吗?! 来啊,造作啊~ (一) 话说这肉呀,原本是不存在的。 上古时代,伏羲氏有个叫神农的贤德之君,他见百姓们衣食无着,整日里为吃饱饭而犯愁,就遍尝百草,尝试各种办法教会大家如何耕种,培育出可以吃的农作物。

可是神农毕竟只是一个君王,不可能亲自种下庄稼然后等着收成,所以他必须想其他办法获取食物。 有一天,神农带着几个随从,准备前往西南方的一座城市。他们一路走,一路观察,发现当地的人们身材娇小,体格孱弱,面容黝黑,看起来就不太聪明的样子。

问其原因,原来这座城市的居民以鱼为主食。 神农听了后,微微摇头,心说:“鱼肉虽味美,但营养价值较低。”于是他令随从们砍伐树木,用树皮扎成一排排木筏,顺流而下,直漂至海边。

舟船之中,置备了五谷杂粮、干果野菜,更有宰杀好的牛羊猪马,任其随意取食。 只见那些原本瘦骨嶙峋的渔人,吃了这些东西之后,身体迅速充实起来,不久之后就长得膀大腰圆,面目也变得白皙明朗了许多。

从此之后,人们学会了熟食,进而发明了烹饪技法。 (二) 话说这肉呀,原本是有灵魂的。 东汉时期,一个叫李固的人做过一个著名的梦。

梦里他来到一座宫殿,有许多身穿华服之人正围坐在一张巨大的圆桌旁吃饭。看到李固进来,一位头顶着文曲星称号的大臣起身相迎并邀请他共同用餐。李固看那餐桌上的菜肴精致无比,竟有生鱼片、酱牛肉、羊肉串等等。

正当李固感慨自己的口才不好,难以向别人描述这些食物到底味道如何的时候,身旁的一位大臣语带嘲讽地对他说道:“李君,你从小读书,应当知晓‘庖丁解牛’这个故事吧?” 说着,这位大臣伸出手指蘸了蘸桌上的酱料,在桌上写了“庖丁”二字。 看到这里,李固顿时醒悟,忙说道:“我明白了,所谓‘庖丁’者,乃‘割肉适口’的意思。” 那位大臣听后,点头称赞,对他说道:“正是如此。” 说完,二人继续进食。

李固醒来后,把这梦境告诉了他人,并把自己梦中遇到的景象记述下来流传后世。 (三) 话说这肉呀,是受过刑罚的。 南宋孝宗皇帝在位期间,奸相秦桧一直大权在手,独揽朝政。

为了除掉这个奸臣,忠臣王继先和胡铨分别上书,向宋孝宗进言,表示应该处死秦桧及其党羽。然而这奏章进了皇宫,却如石沉大海一般再无消息。

王继先与胡铨等人觉得事情有戏,就在京城里不断地串联朝中正直大臣。他们商议好了要身着刑具,到宰相府前鸣冤叫屈。

结果第二天上朝时,宋孝宗不仅赐给了王继先、胡铨等人酒盏,还特准他们在朝堂上饮酒。 二人既已得旨,便在朝堂之上畅饮起来。 酒过三巡,二人觉得时机成熟,便起身把酒杯摔在地上,大声哭嚷起来:“奸相秦桧谋反!” 宋孝宗听到喊声,装作恍然大悟的模样,对群臣说道:“朕记得秦桧曾经犯下贪赃枉法之罪,应处以绞刑。如今他又有叛逆之罪,当诛灭家族。” 于是秦桧被削夺王爵,秦桧之子秦埙亦被贬官。 后来秦熺死后,秦桧在地下得到了安息。

可王继先与胡铨却因此事遭致非议,被人诟病不断。 (四) 话说这肉呀,是沾着血的。 唐太宗贞观年间,有一户魏姓人家,家主名叫魏征,性格刚直。

有一次,唐太宗带着他南征北战,攻城略地,不料却中了敌人的埋伏,险些丢了性命。 魏征见皇上遇险,不顾自己身份,手持长矛,挺身而出,勇斗敌将。 两马相交,金铁交击,魏征肩头受到重伤。鲜血如注,染红了盔甲。 唐太宗见状,心中又急又痛,忙命人取水为魏征清洗伤口。

谁知水刚沾到伤口,血就涌出更多。 眼看着一员虎将就要丧命,这时突然一只凤凰飞落战场,用翅膀为魏征擦拭伤口。血液渐渐止住,伤口也开始结痂。

数天后,魏征伤愈出征,在战场上擒获敌将,献上皇廷。 唐太宗龙颜大喜,召见魏征,亲解战袍,为他擦拭身上的尘埃,并赐给他一对嵌宝黄金甲。 此后每逢出征或远游,唐太宗总是令魏征陪侍左右。 有一天,二人同游渭水河畔,唐太宗忽然好奇地问道:“朕听说你在家时常制作肉饼食用,有何滋味?” 魏征笑着答道:“微臣不敢隐瞒陛下,其实制法甚易,回味无穷。”随后他让御厨按照配方做了肉饼,献于太宗面前。

唐太宗尝后大笑,对魏征说道:“此味与朕所想甚为相似。”随即让魏征把制作方法教给御厨,让宫中人人都可以吃到这美味。 史称魏征“性廉正,谨守法度。” (五) (六)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