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卷油炸好吃么?
早上去早市买春卷,发现一个老大爷在卖炸春卷。 买了几个,要回家尝尝。 小时候吃过的春卷都是妈妈自己做的,拿葱花、胡萝卜丝和粉皮拌着鲜豆腐和酱油做成馅儿,包成薄皮的春卷,下油锅炸了。 自己做的当然好吃啦~ 但是外面卖的春卷是咸口的! 我好奇怪,为什么叫春卷呢?里面应该有菜啊?应该放葱和胡萝卜啊? 为什么这个春卷里面只有香菜和豆干?为什么是咸的?(我真的很奇怪……) 大爷告诉我这叫馓子春卷。不是春卷,是馓子。 是这样子的……
“馓子”是指用油馓子做成的春卷。 先来看看怎么做好像也没什么不对…… 但为什么叫“馓(sān)子春卷”不叫“馓(xiàn)子春卷”…… 这是两个不同的字呀!读音相同,笔画相近。但是一个意思是“一根针穿线”或者“细长条的东西”,另一个是“把两股绳子交叉打成结”的意思啊。 第一个字多用于地名和人名。第二个字才是“馓”的意思。
“馓”的意思是“用油馓子做成的春卷”时读“shāng”。 当“馓”代表“用油馓子做成的春卷 ”这种意思时,它是个名词。 所以这些春卷的名字应该是“油条馓子”而不是“煎饼果子”或是“麻球糖糕”。 这个字念“shāng”(三声)的时候表示“用油馓子做成的春卷”“麻花”“酥糖”等含义。 这个字念“sān”(三声)时是“量词”,用来计算成串的珠子或花生等食品。 “一笸箩核桃”,这里的“笸箩”就是一箩筐的意思嘛 所以这叫做“一笸箩馓子”。
春卷是我国民间一种历史悠久的传统食品,它是用薄面皮包馅,再经油炸而成。春卷的馅料,根据各地的不同风味而异,可荤可素,可南可北。荤馅的可选用猪肉、鸡丁、虾仁、香菇、韭黄等熟拌馅,油炸后味道鲜美可口。
素馅的可选用白菜、韭菜、豆芽、豆腐干丝等熟拌馅,油炸后也鲜嫩而有滋味。据说春卷是用春秋时期名医扁鹊生前爱吃的一种“膏煎”食品制成的。后来有位在河南安阳读书的人把它带到吴中一带,成为苏州的佳点,并被命名为春饼、春盘。
春卷在制作中,为了使春卷皮具有良好的柔韧性,便于包馅和油炸,在烙制生坯时,一般用生油擦抹,因此在油炸时,部分生油即会渗入面皮。再加上烹调时用油太多,所以春卷吃起来虽然口感很香很好吃,但油脂含量很高。若以100克生馅制成100克生坯的春卷计算,每个春卷中含有20多克的油,相当300多千卡的能量。这样,1~2个春卷就相当于一顿饭的热量摄入。
所以,油炸春卷不宜多吃,特别是对于那些正在减肥,又要贪嘴享受的人们而言,吃春卷应少吃馅、多吃皮,因为馅中油和热量更多,而且炸春卷的油一般都是重复使用的。春卷吃多了,也容易引起消化不良,因此对消化功能不好的人,或患有肝炎、胆囊炎的人,都不宜常食、多吃炸春卷。
近年来还有一种少油、营养丰富、美味可口的菜肉蒸春卷,此菜用香菇、冬笋、菠菜、精肉、豆腐干等作馅,不经过油炸,用大火蒸熟即成。这样制成的春卷油少、热量低、营养丰富,是老年人理想的美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