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芽菜好吃吗?
我老家是江苏泰兴的,那里很多人种植黄豆,也有很多人做豆腐、榨豆浆。 黄芽菜就是豆浆烫熟后放凉浸入酱油中发酵制成的。味道咸香可口,非常下饭。
以前农村家里都自己做黄芽菜,现在生活条件好了,人们都不用泡黄豆打豆浆了。随着城镇化进程速度不断加快,很多乡下的手艺人都在逐渐消失,会做黄芽菜的阿姨也越来越少。 前两年回老家还吃过一次黄芽菜,后来再吃就只能在网上买了。网上卖的黄芽菜质量参差不齐。有很贵的,也有几块钱一斤的。买回来的黄芽菜有的看起来很好吃,打开包装却有一股很浓的臭味,这种就不能吃了,臭了说明它已经变质了。 有一次我在网上买的黄芽菜收到后就直接放在车里,第二天去拿的时候发现有一包坏了,赶紧扔掉。过两天我正在开车,突然听到手机叮的一声响,有一条短信跳出来提醒我:有一个快递正在被运往垃圾回收站点。
后来再买黄芽菜就非常注意,一定要买那种看起来很好看而且颜色非常均匀的,打开包装也没啥异味。 最近又买了几次,每次都是很满意的! 这里也分享给大家一个做豆腐乳的小秘方:把买回来的老豆腐(就是有点硬的那种豆腐)切块,上面盖一块纱布,然后放在锅里蒸15分钟左右。趁热把剁辣椒、豆瓣酱、葱花均匀铺在豆腐上,然后再焖3-4天就可以吃到美味的豆腐乳啦~
有农艺师说:“黄心的白菜比全绿的白菜好吃,这是长期的生产实践得出的经验,我们种植白菜都追求黄心。”
有营养师表示:“绿叶菜中都含有硝酸盐,对人体有害,一定要谨慎吃。黄芽菜心叶不含硝酸盐,可以放心吃。白菜心只要是黄色的都可以放心吃,包里面的内叶发黄的白菜就可以买。”
还有医师说:“黄心白菜的营养价值比全绿白菜高,白菜发黄是因为叶黄素等类胡萝卜素含量增加使白菜心叶呈现黄色,叶黄素等类胡萝卜素能促进视网膜黄斑的成色,可以预防老年人黄斑变性并能缓解这种病症的恶化。白菜心叶偏黄的就可以放心吃。”
还有的人说:“从安全角度出发,包心紧实,黄叶在内里的黄芽菜比笋瓜型(长而尖的白菜,包心不紧)带黄色外叶的白菜更好,而‘两帮抱’白菜(圆扁型白菜)含有的维生素C最多。”
也有网友说,上海人喜欢吃鸡毛菜,就是小白菜,长不大,小棵的。白菜心发黄(白菜心呈浅黄色)就可以炒着吃了。还有网友说白菜心呈黄色的白菜最好吃,就是比全绿菜要硬一些,但是更爽口。还有的网友直言白菜心不黄就不好吃。当然也有网友质疑:“包黄心是因为菜冻了,怎么营养会更好呢?”更有网友质疑:“难道紫色白菜、绿色白菜、花心白菜就不好吃了?”
从以上情况来看,很多人认为黄芽菜的营养比全绿白菜要好,并且更安全、更好吃,白菜心发黄才可以炒着吃。真的是这样吗?
白菜有绿叶、白叶、黄叶的区别,这是由于叶绿体和类胡萝卜素的含量比例不同造成的,叶绿体呈现绿色,类胡萝卜素呈现黄色。
黄心白菜确实是包心白菜中更好吃的白菜品种之一,而且比绿心白菜好吃是有道理的。黄心白菜由于心叶处在叶片包围之中,光照弱,无需进行光合作用,故而无需合成叶绿素,因此不会出现绿色。由于光照弱,呼吸消耗的有机物不会被用来合成叶绿素,而是合成了大量的类胡萝卜素,所以心叶呈黄色,这也就是黄心白菜好吃的原因。黄心白菜和绿心白菜在营养价值上没有明显区别。
白菜心叶发黄的蔬菜可以放心吃,完全绿色的白菜就不好吃。白菜刚刚长成,白菜心还全绿,还是小包时就可以食用了,这时白菜心的细胞分裂、细胞生长还未停止。白菜继续生长,包得更紧,光照不足的心叶开始变黄,叶绿体降解使细胞中叶绿素含量降低,类胡萝卜素得以呈现出来,心叶变黄,口感变脆,此时白菜更甜更爽口,更好吃了,这就是黄芽菜。所以黄芽菜是白菜的一种,黄芽菜其实是指大白菜或者白梗白菜的幼嫩体,可以当小白菜吃,当然也可以当大白菜储存备用。但是当它们长全了,包成大疙瘩了,就叫大白菜或者白梗白菜。白菜心叶发蓝绿、深绿甚至紫红的白菜都可以放心吃。(在某些品种白菜中,心叶也可呈现绿色或深紫色)
白菜在地里长着的时候如果遇到持续的低温,白菜整个植株都会发黄(包括大叶),这是因为白菜体内产生的叶绿素分解速率超过了合成速率导致的,这种白菜一般人们叫冻黄了,这种白菜不能当黄芽菜吃,一般也不能当小白菜吃,但是包好、冻黄不厉害的白菜可以储存起来当大白菜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