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炸巧克力好吃吗?
这玩意儿,你得用油炸一下才知道好不好吃…… 说难吃的都是没有吃到正宗好吃的炸巧克力。 对,我说的就是那个比利时著名的小饼干——Crispy Mice(酥皮小鼠)。 这个玩意儿用油炸,那才是“人间至味”,人间值得啊! 一块小小的点心,竟然能把油脂的香气、谷物的香气、巧克力的香醇以及黄油的风味全部融合在一起,一口咬下去,酥脆的小米饼外层夹杂着软软的有弹性的糖霜,中间是软糯的冻干巧克力,咀嚼起来有细碎的核桃仁在唇齿之间蹦哒,再啜一口清甜的牛奶巧克力冰淇淋,天哪,这感觉真的是妙极了~
虽然外表看起来像老鼠,不过味道可好极了,难怪它叫酥皮小鼠(crispy mice)呢,crispy在这里不是形容“脆”嘛,可是这个小鼠吃起来一点也不“酥”,倒是外面那一圈金黄色的薄皮,又脆又酥。 除了这个著名的酥皮小鼠外,比利时的巧克力小吃可是多着呢。
就拿巧克力豆来说吧,就有各种不同风味的,比如香草巧克力豆、咖啡巧克力豆和红酒巧克力豆等等。 我最爱的是咖啡巧克力豆,用牛奶泡一杯香浓的咖啡,加入一把巧克力豆,哇哦,味道简直不摆了。 对了,还有那种像牙膏一样的巧克力。 挤出来,抹平,放进冰箱里冻起来,拿出来就是一块美味的小糕点啦~
巧克力的主要成分是可可脂、糖和可可豆粉,糖和可可豆粉的不溶于水的性质使得它们也不溶于油。而且油炸食物的温度通常都超过了180摄氏度,在这个温度下,可可脂已经变成了气体,糖加热至180摄氏度以上还会开始分解并生成有害物质。因此,油炸巧克力不但不美味,而且不健康。
其实,在人们能制造出固体巧克力之前,巧克力一直是液体。在巧克力的故乡中南美洲的一些古老民族的仪式中,液体的巧克力被用作饮料。直到十九世纪初,第一块固体巧克力才诞生。而如今,巧克力再次变成液态,究其原因,只可能是被油炸了。
将巧克力放进翻滚的油锅中,它的周围就会溅起无数的小水珠。可可脂在极高的油温下受热膨胀,把糖和可可豆粉挤压至巧克力的表面。与此同时,糖和可可粉吸收了部分热油,而原本在巧克力内部的水分则迅速变成水蒸气并从巧克力表面被加热至沸腾的油中逃逸。
巧克力从油锅中捞出来之后,由于温度仍然很高,水分仍然在巧克力表面蒸发。但是蒸发的水蒸气被高温的油加热至沸腾的水中无法逸出,只能停留在巧克力的表面。在高浓度的油中,这些水蒸发的速度变慢,而油却不断从巧克力中渗入。随着水分的逐渐减少,油很快将巧克力的表面浸湿。接着油就将浸在水中的巧克力包裹起来,在表面形成了一层金黄酥脆的外壳,而巧克力则变成了液态,浸泡在它自己的外壳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