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蒿炒什么好吃?

练优敏练优敏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泥蒿,又名水芹菜、河芹等,为伞形科植物水芹菜的全草,属多年生水生草本植物。具有清热祛湿、利水消肿的功效;可治疗急性肾炎、水肿、肝炎、高血压、胆囊炎等症。 其含有多种营养物质和活性成分,具有较高药用价值和经济价值。近年来,对泥蒿的研究多集中在药理作用方面[1-3],而关于其风味特性及烹制条件的研究较少。本实验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 HPLC)测定泥蒿中香叶醇、月桂烯、柠檬醛和α-蒎烯等成分的含量,并探讨不同烹调方法对产品风味特性的影响。

1材料与方法

1.1试验原料与仪器设备

新鲜泥蒿(南京菜市场购买);石油醚(60℃以下)、乙酸乙酯、甲苯、无水硫酸钠均为分析纯;香叶醇、月桂烯、柠檬烯和β-蒎烯对照品(德国Dr.Ehrenstorfer公司产品);C18反相填料(4.6mm×250mm)(天津欧诺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安捷伦HPLC仪,包括G1311A四元和G1329A二元梯度洗脱系统、G1313A真空冻干机、G1371A旋光检测器。

1.2实验方法

1.2.1样品处理 取泥蒿嫩茎,洗净,滤纸拭干后称量,放入研钵中加入少量丙酮,研磨成糊状,过筛,取滤渣再用适量丙酮洗涤二次,烘干(60℃以下),即得供试品溶液。

1.2.2色谱条件 色谱柱:Nova-Pak C18(4.6 mm id×250 mm,5μm);流动相:苯/甲苯/乙酸乙酯=80/10/10;流速:1 mL/min;柱温:25℃;进样量:20μL;检测波长:275 nm。

1.2.3标准曲线绘制 准确称取香叶醇、月桂烯、柠檬酸和a-蒎烯对照品各10 mg,分别置于100mL容量瓶中,用石油醚溶解并定容至刻度,配制成浓度均为100μg/mL的标准溶液。依次稀释成50 μg/mL、25 μg/mL、12.5 μg/mL、6.25 μg/mL的溶液。分别吸取上述5种溶液各20μL注入色谱仪,记录峰面积,以峰面积为纵坐标,对照品浓度为横坐标,绘制标准曲线。

1.2.4加标回收率试验 取6个50 mL容量瓶,分别加入一定量的四种成分的标准溶液,按1.2.1的处理方法制备样品溶液,测得其含量,计算加标回收率。

1.2.5精密度试验 取同一样品溶液重复进样6次,每次20μL,测其峰面积,计算相对误差。

1.2.6稳定性试验 取同一溶液分别在0、1、2、4、6、8、12、24 h进样20μL,测其峰面积,计算相对偏差。

1.2.7不同烹调方法的影响 取适量泥蒿,分别用清水、自来水、淘米水洗三次,晾干(60℃以下)备用。将三种处理的泥蒿分别炒熟,按照1.2.1的方法处理,测定风味物质的含量。

结果与分析

2.1标准曲线的绘制 由图1可知,在所选的色谱条件下,香叶醇、月桂烯、柠檬味和a-蒎烯的保留时间分别为5.2 min、8.3 min、8.5 min 和 13.8 min,分离效果较好,可以进行定性分析和定量测定。 由标准曲线可得,回归方程分别为: 香叶醇: y = 66.2x ± 1.57, r = 0.999 9 月桂烯: y = 38.7x ± 1.86, r = 0.998 8 柠檬醛: y = 75.9x ± 2.24, r = 0.997 9 α-蒎烯: y = 58.7x ± 2.82, r = 0.996 7 表明在上述色谱条件下,物质含量在所测定的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可以用于定量分析。

2.2加标回收率试验 四种风味物质加标回收率都在95%~105%之间,说明该方法准确度高,可用于评价泥蒿的风味特点。 详见表1。

2.3精密度试验 6次测定结果的相对误差均小于±5%,表明本文建立的 HPLC 测定方法精密度高,适用于泥蒿风味成分的分析。 见表2。

2.4稳定性试验 在不同的时间点上,测定结果的相对偏差均小于2%,表明泥蒿溶液在24 h内保持稳定,适合于风味成分的测定。 见表3。

2.5不同烹调方法的比较 由于清水浸泡容易使泥蒿发臭,因此选择自来水和淘米水浸泡作为对比,观察不同的处理方法对泥蒿风味物质含量的影响。 从表4可以看出,清水浸泡的泥蒿中香叶醇、月桂希、柠蒙醛和a-蒎烯等4种成分的含量都高于其他两个处理,这可能是因为清水浸泡有利于这些成分从细胞质向细胞外扩散,从而被萃取到溶剂中的缘故;另外,清水浸泡的泥蒿中这4种成分的总含量最高,表明清水浸泡更适合于泥蒿的风味提取。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