煅龙骨的功效与作用是什么?
龙骨是临床常用的一种矿石类中药,为古代哺乳动物如三趾马、爪蹄兽、犀类、鹿类、牛类等的骨胳的化石,性味甘、涩、平,归心、肝、肾经。具有镇惊安神、平肝潜阳、收敛固涩等多种功效,可治疗失眠多梦、心神不安、心悸怔忡、痰饮咳喘、阴虚阳亢之头痛、眩晕、肾气不固之遗精盗汗、妇女崩漏带下、阴痒、湿疮疥癣等多种疾病。
临床应用中生龙骨大多捣碎先煎,用量为15~30g。龙骨炮制后其性涩味甘微温,入药后能镇惊坠痰、聪耳明目、固精止汗、敛疮生肌、疗伤接骨。在中医师的临床应用中煅龙骨主要具有如下几种功效:
一、敛疮:中医典籍中认为“龙骨治金疮,最补五脏,生肌,不入汤药,烧研水和涂之,亦可投之伤处”。
二、止泻止痢:适用于久痢远泄,对于因于脾虚失运导致的久痢远泄、四肢欠温、饮食少进、舌淡、脉沉无力之证。
三、固涩:煅龙骨能固涩收敛,对于因于肾气不固导致的遗精、滑精等症,可与牡蛎、五味子、菟丝子等配伍用于治疗。
四、祛痰:如与甘草同用可治百日咳。
五、疗伤接骨:中医典籍中认为“龙骨能通血脉,益脾胃,止泄痢,疗难产折伤”。
当然,以上介绍的煅龙骨相关功效,建议在执业中医师的指导下使用,切勿自行使用以免造成不良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