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葙子是什么功效?
青葙子为苋科植物青葙的干燥成熟果实。因其苗叶、茎、实均可入药,若单用其籽实入药者称为青葙子,其性味苦、平,归肝经,内服煎汤5~10克,一般生用。青葙子主要含黄酮类、苯甲酸、槟榔碱、β-谷甾醇等成分。
现代药理成分研究认为,青葙子具有抗炎、抑菌、镇静等作用。中医认为青葙子具有清肝、泻火、明目、退翳的功效,主要用于治疗目赤肿痛、视物昏暗、羞明流泪、目生翳障等眼疾。外用还可治疮疡肿毒、皮肤风癣等。《日华子本草》记载青葙子“杀三虫,止泄泻、白浊、带下”。《本草纲目》言:青葙子“去肤赤白障,翳膜遮眼,青盲、雀目不明,天行赤眼肿痛。并研末点之。煎水洗眼,治暴风赤肿”。
青葙子药膳推荐:青葙子茶。将车前子、谷精草、青葙子各15克,共研粗末,放入茶壶内,沸水冲泡,加盖闷10分钟后,当茶频饮。有清肝泻火、明目退翳之效。适应于肝火上亢引起的目赤肿痛、眼含血丝、视物模糊、羞明流泪及青少年近视、角膜炎、角膜炎伴发白内障等属肝火亢盛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