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猪肉好吃吗?
我吃过一块50块钱左右的大肉排,是在广州中山五路的“莲香楼”吃的。 当时和一个朋友去吃早茶(听说莲香楼的早茶和点心非常出名),在点心上来了一个看起来像铁板烧的那种锅,里面是高温蒸着的,上面铺着一层绿色的青菜,但当我们揭开盖子的时候,扑鼻而来的却不是青菜的清香,而是浓重的香料气味儿! 我当时还奇怪呢——莲香楼不是卖莲蓉酥和叉烧包的吗?怎么做得出这么奇怪的食物……
等到我们点了几个菜之后,终于理解了这个食物存在的逻辑了——因为我们要了卤水鸭翅、卤水鹅肾、卤水猪颈肉等等,而这些菜的原材料都是经过卤水的!而这一锅热气腾腾的东西,就是卤水了!(啊,原来如此!) 这个卤水看起来红亮诱人,但气味着实不怎么样,一点儿都没有让人想吃的好奇心,于是我们就没有动它。
直到…… 我们叫了煎堆蛋散粥,粥里放了花生、甜豆、脆油条,还有两块薄薄的炸腐皮,粥很绵密,入口即化;我们还点了肠粉、虾饺、烧麦、排骨、牛肚等等,东西很多,但我们两个人吃还是感觉有点多,尤其是那个肥瘦相间的五花肉灼火锅的时候,油花在汤锅里翻涌,看上去就很有食欲的样子。
最后,我们真的吃不完,正愁着怎么办呢,忽然想起那块一直蒙尘的卤水,便兴冲冲地拿了个碗,打了一点进来,拌着米饭吃了……居然很好吃!(○’ω’○) 哦,那块卤水好像叫“五香烧腊”来着。
很多人认为,猪肉是“四害”,而大猪的肉最难吃,瘦得皮包骨的猪肉最好吃。这是两种不同看法,究竟哪种正确呢?我们还得从猪的生长规律说起。
猪的生长规律是怎样的?
猪的生长规律,其实和人也差不多,有生长期和成熟期。生长期就是指从出生到性成熟这段时期,一般为7个月左右(56天断奶)。性成熟后的猪,开始进入缓慢的增重期,一般为4个月左右。再往后就是大量沉积脂肪和肌肉的时期,直到12-14个月,猪的体重达到100-120公斤左右。
在这个过程中,猪的身体会发生一系列的变化。生长期的猪,因为需要快速生长,所以它的体内蛋白质合成代谢非常旺盛,生长激素、胰岛素等促进生长的激素也分泌得比较多。此时,肌酸和磷酸肌酸会合成更多的肌肉纤维,肌腱和韧带也会增长,猪的身体就会越来越结实。同时,因为生长需要更多的能量,所以这个时期的猪身体比较瘦,皮下脂肪和内脏脂肪都很少。
到了成熟期,猪的生长速度会减慢,体内蛋白质合成代谢开始下降,分解代谢逐渐增高。生长激素、胰岛素等促进生长的激素分泌减少,而肾上腺皮质激素、去甲肾上腺素等分解代谢激素分泌增加。此时,肌酸和磷酸肌酸合成减少,肌肉纤维增长速度变缓,肌腱和韧带也不再增长。相反,皮下脂肪、内脏脂肪和肌肉脂肪会迅速增加。特别是皮下脂肪,它在成熟期的增长速度比肌肉要快3-4倍。这就导致成熟期的猪身体变得越来越胖,猪肉也越来越肥。
大猪肉好吃吗?
从营养学角度来看,大猪肉也并不好吃,而是在口感和品质上略胜一筹。
因为大猪的皮下脂肪、内脏脂肪和肌肉脂肪都比较多,所以它的肌内脂肪(即所谓的“雪花肉”)含量较高,做出来口感更香、更嫩。而小猪因为生长激素、胰岛素等促进生长的激素分泌得比较多,蛋白质合成代谢非常旺盛,所以它们的肌肉组织比较紧密,纤维比较细,而肌内脂肪含量比较低,吃起来会比较柴、比较劲道。
但是大猪因为生长时间长,肌肉中的肌红蛋白含量比较高,所以煮熟后颜色会比较深。
不过总的来说,从口感和品质上来说,大猪的肉还是要好一些的。当然,如果从营养成分上来说,小猪的肉蛋白质含量要高一些。所以这得看你是更注重口感还是营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