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树枝经常吃有什么作用?
桑枝又名桑树枝、桑条,《本经》中称之为牡桑。桑枝系落叶乔木植物桑树的嫩枝。冬季采伐嫩枝,晒干或鲜用。分布于全国各地。桑枝味甘,性平。具有祛风、利水、清热、活血、解毒等功效。现代研究发现,桑枝有降低血糖作用,对多种细菌及流感病毒也有抑制作用。
桑枝常用于治疗:
1。风湿热痹引起的手足肌肉关节红肿热痛,伸屈不利,疼痛加重,得冷则减,可伴有发热、口干、便秘、尿黄等症状者,常合防己、秦艽、桂枝等应用。
2。脚气浮肿、身体困重等症,可单独煎汤服用。
3。痈肿疮毒、消渴等症,可煎服、浸酒或研末外用。
4。瘫痪、痿证和小儿麻痹症等。
常用剂量为15~30克。桑枝鲜用时的用量较大,一般为60~120克,煎汁服用。
需要注意的是,脾虚便溏、身体消瘦乏力者不宜使用桑枝。
桑枝能有效降低血糖,对喜食甜食或糖尿病患者,可常做以下药菜食用:取桑枝30克,芹菜300克,鸡蛋1个。将桑枝洗净浸泡1周,绞取桑汁100毫升;芹菜洗净切段备用。先将鸡蛋清与桑汁调匀,用旺火煎至五成熟时,加入芹菜、盐和味精,煮熟装盘即成。